本帖最后由 宾阳楼市 于 2020-12-3 09:51 编辑
大学毕业,我是该在外面闯荡,还是回宾阳找“金饭碗”、进体制?哪一种比较好?”
大V姐身边认识的一些即将毕业的大学生,已经提前感受到了就业竞争的压力和焦虑。每次看到90后找工作迷茫都不禁的感叹一下,对于现在既没存款,也没有好工作,对未来一片迷茫的我们,真的是很惆怅。
感觉在社会发展迅猛的今天,竞争压力与生存环境正在向90后发出强烈的挑战。
但是作为父母则更希望孩子找到一份如“铁饭碗”的工作。有个铁饭碗,每个月不管钱多钱少,上班稳定,这就能让爸妈们心满意足。
可找工作同样也要审时度势,紧跟时代潮流。毕竟,“铁饭碗”并不是总是吃香的,在上一代人的记忆里,80年代人人向往的“铁饭碗”,随着时代的大步前进,现在基本上已经是面目全非了,很多人也不太愿意去做这样的行业。
图片来源:网络
80年代经济刚起步不久,一个刚刚苏醒但充满活力、物质匮乏但能吃饱穿暖的时代。有着一些工作稳定,待遇还不错的职业,这些职业被大家贴切的称为“铁饭碗”。不谦虚的说,谁家有人拥有一份铁饭碗的工作,那绝对在街坊四邻、十里八乡里可以牛气哄哄。
01
-进厂当工人-
80 年代,在国有工厂当工人,是最好的工作。一进工厂,便是铁饭碗,终身有保障。但工厂不是普通老百姓想进就能进的,大多数国有工厂都属于“世袭制”,父亲退休了由儿女接班,外人很难进入。
图:农械厂宿舍
说到宾阳80年代的工厂,大V姐首先想到的是农械厂,如今只剩下几排老宿舍在这里了。
还有很多人不知道的锁头厂,大V姐的爷爷奶奶以前就在这里上班,锁头厂后来破产,把地卖了,现在已经看不到以前的模样。
图:80年代糖厂工作者来源:网络
02
-售货员-
那个年代流传这样的一句顺口溜是形容售货员的:百货公司是一枝花(形容不晒太阳漂亮),食品公司是双下巴(形容吃得好长得胖),蔬菜公司是母夜叉(形容收农民的菜不讲私情,秉公办事)。
八十年代,由于生产力的落后,物资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,所以当时的供销社,粮管所,食品公司是宾阳人向往的好单位,现在由于社会的发展,人类文明进步,这些部门现已被市场经济所代替。
“家里有人能进供销社,一家人都吃喝不愁。”毕竟手里紧握着各家各户的紧俏的物资,售货员也常常摆出底气很足的样子。
与之类似的职业还有百货大楼销售员。
03
-粮站-
来源:网络
那个时候的粮站检验员标准的吃公家饭的一类人,稳定又可靠,还很自由。
以前粮站可以卖粮食,农民的粮食都要过粮站专业人员的检验,检验合格了才能拿出去卖。哪些合格哪些不合格由他们说了算,所以农民都不敢得罪这些人,一旦检验不合格农民们会带来不少的损失。
04
-国营企业-
首先,这是一个国企职业,这在当时意味着铁饭碗。可是随着时代的演变,这家理发店在当下几乎已经淘汰了,只有一些老人去理发。
“风光不再的过去式”
随着社会的进步,进入到21世纪以来,这些职业慢慢走向落没,或被代替,或过于平凡。不管是在工资待遇方面还是在社会地位层次,它们已经不再那么"吃香”了。
有句话很形象,你喜欢岁月静好,其实现实是大江奔流。
有人说:“所谓的铁饭碗,不是在一个地方吃一辈子饭,而是一辈子到哪里都有饭吃”
细品确实有道理,所谓的铁饭碗不就是有一技之长,并且这一技之长正当发挥得以养家糊口的,你走到哪里都有饭吃,这才叫真正的“铁饭碗”。
·今日话题· #你认为现在的铁饭碗是什么职业?# 快来留言告诉大V姐!
|